欢迎访问国际利来客户端客服电话人工服务

专注于填料、曝气器的生产销售

厂家直销,型号参数齐全,价格实惠。

全国咨询热线

13861513465

产品展示

新闻中心

填料

靶向治理水环境 涵养清水润乡村

作者:国际利来客户端客服电话人工服务 发布时间:2025-08-16 16:32:14
  

  7月13日,记者走进蓬安县正源镇前进村,即使在犄角旮旯也看不到生活垃圾污水的痕迹。“村里建起了‘户用三格化粪池’,对生活垃圾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再进行资源化利用,村子变美了,大家住着心里更美。”一位村民说。

  小村庄折射大变化,这得益于蓬安县开展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实现污水有效治理与有效管控。

  农村美不美,低头先看水。7月13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年来,南充始终把乡镇、农村污水治理作为水环境改善的重要抓手,累计投入资金7.65亿元,健全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深入开展“厕所革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等工作,嘉陵江干流常年保持Ⅱ类水质,12个国省考核断面、9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保持100%,45个市考小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90%以上,106个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99%。

  日前,记者走进顺庆区芦溪镇污水处理厂,只见工作人员在检测设备运行情况,经过沉淀、过滤和消毒等多级处理,浑浊的污水最终变得清澈透明,出水口水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厂区内,一个巨大的污水处理池引人注目。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巨大的处理池包含了缺氧池、厌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4个处理池;生活垃圾污水进入厂区后,通过回转式格栅除污机清除固体垃圾,然后进入处理池,经过生化处理、旋流沉淀、紫外线消毒等诸多工序,处理后的达标水体被外排到芦溪河中。外排水体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类标准。

  该工作人员解释道,一级A类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依据相关标准规定,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必须执行一级A类标准。这一标准旨在确保处理后的水质满足特定的回用需求,保护水环境,并促进水资源再利用。

  “芦溪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达2000立方米,能够满足场镇居民约2万人污水处理需求。”该工作人员介绍。

  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农村群众最期盼改进的民生实事之一。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先后实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大力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和雨污管网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新(改)建污水管网1500余公里,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215座,污水处理能力达15.8万吨/日,162个建制镇和38个乡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85%的建制镇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全覆盖,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率达78%。

  日前,记者走进营山县骆市镇建通村,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川北特色民居尽收眼底,白墙灰瓦,整齐有序。“现在推开家门,再也闻不到刺鼻的异味。曾经苍蝇乱飞、污水横流的旱厕,变成铺着防滑地砖、安装智能马桶和现代卫浴的‘星级卫生间’。”建通村一位村民说,如今上厕所的环境既干净又方便,生活污水还能“变废为宝”。

  建通村村民家厕所的改变,是营山县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真实写照。

  “我们因地制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针对丘陵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分散、水质水量波动性大的特点,坚持分类指导、科学选择治理模式。对于城镇管网可覆盖的村庄,通过截污纳管方式收集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对居民聚居点等人口较多的村庄,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对于地形地貌复杂、居住分散、人口密度较小的村庄,通过修建三格化粪池、沼气池等分散处理设施,实现资源化利用。”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40.41万户,完成1288个村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5%;完成697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千村示范工程”项目,1967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畜禽粪污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如何实现“变废为宝”?近年来,高坪区大力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深入推动农业发展节本增效,不仅持续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更有力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

  日前,记者在高坪区东观镇邱家树村看到,一栋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里,工人们结合自动化机械进行破碎筛分、灌装、缝包等工作。“该中心是高坪首个农业废弃物集中处理中心,采用全封闭、全智能化生产模式,以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蘑菇菌渣等有机农业废弃物为原料,打造全自动化商品有机肥生产线,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全区农业生产固体废弃物污染问题,还‘变废为宝’,实现‘粪便资源化、污染减量化、治理生态化’。”高坪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目前已与10余家养殖场签订了合作协议。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只是我市加强养殖业污水治理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全市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思路,深入开展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全市共发展稻渔综合种养43.1万亩,完成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养殖尾水治理2.7万亩;建成粪污集中处理中心(有机肥厂)9个,畜禽粪污解决能力累计达80万吨以上;2392家畜禽规模养殖场配套粪污消纳土地95万余亩,其中建成水肥一体化种养结合示范基地40个、面积14.7万亩,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3.18%。

相关资讯